首页 > 国内 > 正文

10年间我国居民睡眠时长少了近1.5小时 “双减”后超六成中小学生睡眠时长正常

2022-03-21 14:30:05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  

3月21日“世界睡眠日”将至,3月1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研究学所联合喜临门睡眠研究院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布的《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指出,我国民众睡眠时长不足,每天平均睡眠时长为7.06小时;超过8个小时的比例仅为7.97%,短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7.61小时。

10年间睡眠时长少了近1.5小时,“睡眠拖延”十分普遍

纵观国人从2012年到2021年十年间的睡眠情况,报告指出,相比十年前,如今的入睡时间晚了两个多小时,起床时间晚了37分钟,睡眠时长少了近1.5小时。

报告指出,影响睡眠时长的因素分别是看手机或上网导致睡眠拖延,工作或学习时间长挤占了睡眠时间,以及失眠等睡眠障碍的影响。其中,睡眠拖延这一主动熬夜的现象在当今社会中十分普遍,尤其是在当代年轻人中更为流行。

报告指出,年轻人不受控制的手机使用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睡眠质量,每日手机使用时长超过2小时会导致睡眠障碍。

“双减”后超六成中小学生睡眠时长正常

报告显示,“双减”后61.53%的中小学生家长表示孩子上床时间提前了,但仍有过半数中小学生家长表示孩子在工作日的平均睡眠时长无法达到8小时。“双减”政策实施前各地中小学生睡眠普遍不足,主要的影响因素有学习压力因素,父母或看护人因素、生理因素、情绪因素、睡眠习惯和环境因素。

调查数据显示,在“双减”政策实施后,61.53%的中小学生家长表示孩子上床时间提前了,其中,小学生家长表示孩子上床时间提前的比例为64.19%,初中生家长表示孩子上床时间提前的比例为51.82%;有69.98%的中小学生家长表示孩子睡眠质量有所改善,其中,小学生家长表示孩子睡眠质量有所改善的比例为71.18%,初中生家长表示孩子睡眠质量有所改善的比例为65.58%。

但是,仍然有50.48%和37.77%的中小学生家长表示孩子在工作日和周末/休息日每天的平均睡眠时长仍然无法达到8小时。这些数据说明,“双减”政策对中小学生睡眠问题的改善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依然值得教育者和社会各界持续关注。

如何提高中小学生的睡眠质量,报告给出的建议是:持续推进“双减”政策,积极宣传“双减”政策的意义;均衡教育资源,缓解教育焦虑;关注孩子综合能力的提高,家长须在健康生活方面做出表率,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和学习习惯。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

关键词: 中小学生 中国社会科学院

责任编辑:hnmd003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