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 正文

半数投产企业借力武黄同城化发展

2022-03-21 05:10:13来源:长江日报  

从武汉出发,沿黄鄂高速过黄冈长江大桥,一出收费站,一条景色优美、宽阔笔直的街道就出现在眼前:主干道双向8车道,路中间有20多米宽的绿化隔离带,道路两边是连绵不断的城市游园和市民健步道,全长6.4公里。这条路名叫黄冈大道,是黄冈城市主干道,代表着黄冈的形象和气质。大道的两边,就是占地20平方公里的黄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黄冈产业园。

“在黄冈高新区5个园区中,黄冈产业园离武汉最近,也在武黄同城化中受益最多。”3月10日,黄冈产业园管委会党委委员、副主任童光幼接受采访时介绍,“园区有13家企业借力武黄同城化发展,占园区投产企业的一半;其中有9家企业‘进规’,占园区规上企业的56.3%。2021年,湖北星晖新能源智能汽车、湖北绿宇环保2家企业产值突破10亿元。”

■ 四次转身都与武汉城市圈息息相关

2014年,武鄂高速、武冈城铁相继通车,黄冈市区进入武汉“1小时通勤圈”,黄冈产业园成为武黄携手发展的桥头堡。2015年1月,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黄冈市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共建黄冈产业园。2017年10月,随着武汉市发展战略的调整,黄冈产业园整体移交给黄冈市政府。2018年1月,黄冈市委、市政府决定,将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冈产业园管理委员会更名为黄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黄冈产业园管理委员会,独立运行,自主发展。

10年间,产业园经历传统产业到高新产业、与武汉合作共建、整体接管四度转身。童光幼说:“黄冈产业园的每一个变化,都与武汉城市圈的发展息息相关。”

如今,这里是黄冈产业的热土,集聚起一批重大项目和高新企业。

总投资约202亿元的湖北星晖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园项目,是园区内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这个项目由威马汽车主导,主打15万—25万元主流新能源乘用车,填补了湖北省同时具备“新能源”和“智能网联”特性的造车新势力的空白。项目2018年1月开工,2020年1月8日一期竣工投产,全球首台搭载5G技术的智能新能源汽车同日下线。项目2025年全部达产后,将年产30万辆新能源智能汽车,实现年销售收入499亿元以上,年税收69.5亿元。目前,公司智能新能源汽车已形成量产能力,长期短腿的黄冈工业迎来跳跃式提升。

论块头,年产值3亿元的科峰传动在园区企业中并不起眼,但这里诞生了诸多“中国第一”:第一台国产小型行星减速机、第一台国产盾构机用减速机、第一台国产谐波减速机……

作为工业机器人、盾构机等高端设备的核心构件,长期以来,国内高端减速机市场被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的企业占据。科峰传动公司专注于精密传动制造领域10余年,矢志不移走自主创新之路,年均推出10多个新产品。顶管机是大型挖掘机械盾构机的核心部件,其造价占到盾构机成本的50%。2013年,公司的“湖北行星”顶管机问世,国内盾构机售价立即下降了50%以上。如今,全国地下管廊盾构机中有70%使用科峰的顶管机。

■ 向武汉借智,科技助力企业超常规发展

“没有武汉理工大学程晓敏教授团队的指导,我们这个企业可能早就不存在了。”3月10日,湖北兴和电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南浩,指着公司的主导产品铝合金管母线对记者说,“这是我们起死回生的关键。”

湖北兴和的前身是黄冈铝厂,过去的主导产品是铝合金供水管。随着塑料材质水管的全面兴起,2003年企业改制后,决定将主攻方向从供水领域转向供电领域,开始研制铝合金管母线等产品。

要想导电效率高,管母线中铝的纯度就必须高;但铝的占比高,管母线就会变软。新产品开发遇上了“拦路虎”。

在相关部门牵线下,从2005年开始,湖北兴和与程晓敏教授团队开展技术合作,通过对铝合金加工工艺的改进,解决了铝产品纯度和强度难以兼容这一难题。在此基础上,公司研发出绝缘管母线、空芯扩径容线等系列产品,被应用于国内首条交流1000KV特高压示范工程和世界首条直流±800KV特高压输变电线路工程,成为我国电力铝合金管型母线的主要生产企业。

尝到甜头之后,湖北兴和在向武汉借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2016年迁入产业园后,通过聘请科技副总、项目合作攻关、建立博士后工作站等形式,公司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多所武汉高校开展了长期、常态化的技术合作。截至目前,累计完成国家火炬计划2项、国家创新基金项目1项、国家重点新产品2项、省重点新产品1项,获黄冈市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1项、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3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这家传统制造公司,已成为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和黄冈市首家新三板挂牌的企业。

■ 半数企业头部在武汉,生产在黄冈

湖北安一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在武汉的企业,2017年将生产基地从光谷迁到黄冈产业园,不到5年时间就成长为全国光电二极管的头部企业。该公司副总经理吴玉德回顾当初这一决定时说:“这是我们实现快速发展的关键一着。”

这家企业创立于2013年,主要从事光电二极管的封装。这种元器件能够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也可以将电信号转化为光信号,是路由器、遥感器等设备的关键元器件。到2014年底,企业初具规模,年产值突破了1000万元。

新的困难接踵而至。企业急需扩大产能,土地、厂房、设备样样要钱。在寸土寸金的武汉,一个初创企业低成本扩张举步维艰。

公司创始人韩东是黄州禹王街道蔡吴廖村人,园区的招商引资遇上韩东的“能人返乡”,让困难迎刃而解。在园区的帮助下,公司租到了现成的厂房,建起了2500平方米的十万级无尘车间。2017年3月,韩东将公司主体从光谷迁到黄州,当年企业产值就突破4000万元。不到5年时间,企业建成12条激光器全自动生产线、7条探测器全自动生产线、4条红外温度传感器生产线,企业用工超过200人,人数是搬迁前的10倍。

“目前,公司在武汉还保留着管理部门,依托大武汉开展市场拓展、产品销售、技术研发等工作。”吴玉德说,“在我的朋友圈中,已有七八个企业走上了总部在武汉、基地在周边的发展路子。”

“总部在武汉、研发在武汉、融资在武汉。目前,园区26家已投产企业中,有13家通过这三种方式,借力武汉同城化迅速成长,9家成功‘进规’。”黄冈产业园管委会经发局副局长龙军介绍,“受益于这部分企业的高质量发展,2021年,产业园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79.31亿元,同比增长47.22%;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约20.62亿元,同比增长53.08%;完成技改资金8.87亿元,同比增长256.22%;完成全口径税收收入2亿元,同比增长17.6%。主要经济指标在高新区5个园区中均名列前茅。”

■ 向武汉“追光”开展精准招商

黄冈产业园与武汉光谷仅有40多分钟车程,承接武汉“光芯屏端网”万亿级光电子信息产业外溢,黄冈产业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两年黄冈产业园在以往成功的基础上,围绕这一目标开展精准招商。

2021年11月,东莞铭普光磁股份有限公司光通信产品研发生产基地项目成功签约。该项目由东莞铭普光磁投资10亿元,在园区建设收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标准组件及相关上下游产品的生产基地,达产后年销售额将达10亿元,年税收5000万元以上。

“这既是一个园区企业的产业延链项目,又是配套武汉的一个产业同链项目。”黄冈产业园管委会投资服务科科长吴思拓介绍,这个项目的投资方东莞铭普光磁,是园区内企业湖北安一辰的控股股东和下游厂家,项目建设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扩大湖北安一辰的的产能;而东莞铭普光磁又是东湖高新区内的华星光电、京东方等企业的重要上下游合作伙伴。“项目建设的长期目标,是逐步把铭普光磁‘光’板块吸引至黄冈。在武汉、黄冈间形成光通信产品走廊。”

同在11月,TCL黄冈智能制造产业园签约,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专程赶到黄冈参加。这个项目以配套服务落户于武汉的TCL华星光电、TCL空调等企业为核心,导入模切、成型、自动化设备、辅材生产、空调结构物料等7大类上下游企业在园区内聚集,形成TCL武汉黄冈同城化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除一期项目规划用地280亩外,园区还为项目未来发展预留了500至800亩土地。

“产业是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的基础,也是我们的主攻方向。”童光幼介绍,下一步,园区除继续做大做强“光芯屏端网”产业,还将以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医疗器械、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为新的突破口,将园区打造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示范园区。

(文章来源:长江日报)

关键词: 长江大桥

责任编辑:hnmd003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