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 正文

保供稳价只解近渴 降服“锂超疯”要看得更远

2022-03-21 09:32:04来源:财联社  

锂电材料的涨涨不休,一直牵动着行业各方的关注。日前,工信部连续召开两场座谈会,召集行业协会以及锂资源开发、锂盐生产、正极材料、动力电池等产业链上下游重点企业有关负责人参会。会议要求,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要加强供需对接,协力形成长期、稳定的战略协作关系,共同引导锂盐价格理性回归,加大力度保障市场供应,更好支撑我国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

截至3月18日,电池级碳酸锂均价已突破50万元/吨,较年初涨超80%。虽然不排除有一些供应商囤积居奇,但这一轮涨价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新能源车加速普及,导致锂材料的需求量大增。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新能源车型累计销量近650万辆,同比增长108%。其中,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352.1万辆,增长157.5%。一些传统车企看到趋势后加大新能源车布局,进一步推动了锂电材料价格的上涨。

然而遗憾的是,作为新能源汽车大国、动力电池生产强国,中国的锂资源总量并不是第一,也不掌握锂电材料的全球定价权。目前开采难度小、储量丰富的锂矿很多都在国外,因此尽管在短期内可以用保供稳价来平衡上下游的供需矛盾,但从中长期来看中国本土供应释放出来需要时间,供不应求的矛盾还会持续下去,锂电材料涨价的动能很难根除。工信部座谈会上传递出的信息也显示,行业各方对这种局面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提出的对策也是供、需两端同时发力。

要解决当前的“锂超疯”现象,笔者认为短期可以依赖保供稳价、供需对接,但中期需要进一步加大锂资源开发,释放供给。从长期看,加强技术升级摆脱动力电池对锂、镍等材料的依赖,才是最终的解决之道。

一些券商的研究显示,2020年我国锂资源储量约为 510 万吨,占全球锂资源储量6%,随着近期国内多个锂矿被发现,未来国内锂资源储量还有增长空间。当前西部地区矿藏开采的瓶颈在于难度相对较大,开发程度较低,但面对锂电材料价格高涨的局面,我们应当鼓励科技人员进行专项科技攻关,进一步降低开采成本、提高镁锂分离效率。唯有从源头加大供给,我们才能在国际锂资源市场掌握更多的话语权,为中国新能源产业提供更多“粮食”。

而从长期看,“锂超疯”对新能源行业或许并非坏事。当前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依然存在变数,动力电池的正负极材料“王者之争”远未到终局。钠离子电池、铝空气电池等的研发和商业化探索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锂电材料的走高必然会加速这一趋势。由于钠资源、铝资源的储量、分布和价格都比锂资源更有优势,因此技术突破一旦形成,锂电材料价格自然会回归理性。

(文章来源:财联社)

关键词:

责任编辑:hnmd003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