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 正文

搭上电商发展快车走上脱贫致富新路 电商进乡村山货变成金

2020-07-28 14:59:44来源:中国财经报  

近年来,重庆市委、市政府将电子商务作为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抓手和有效手段,大力实施电商扶贫行动,全力推进电商平台建设,着力推动农村特色产业触网营销;同时,加快利益分配机制创新,贫困地区农民群众获得感明显提升。

2019年,全市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218.3亿元,同比增长32.8%。今年一季度,面对疫情冲击特别是快递无法配送的难题,全市农村网络零售额为48.1亿元,同比下降5.6%,总体仍然保持平稳。

搭上电商发展快车走上脱贫致富新路

据介绍,重庆市万州区、黔江区、城口县、忠县等17个区县先后于2015年、2016年被确定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区县。2019年,云阳、秀山、奉节、酉阳、彭水、石柱6个县也被确定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领导下,各示范县不断完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建设,激发村镇电商发展的内生动力,纷纷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创新之路。在这些地区,电子商务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

以酉阳县为例,为了推动农村电商发展,该县建成了一个集孵化、培训、网货培育、O2O体验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县级服务中心,以及39个乡镇电商服务中心、225个村级电商服务站,其中,贫困村站点覆盖率达到100%。

“农村必须有自己的产业。有了产业,通过农村电商就可以把当地的土特产卖出去。我们现在刚起步,做得还比较小;如果进一步做大,一定会让农民真真正正富起来。”酉阳县天仓村电商服务站负责人补建军说。

同为天仓村电商服务站负责人的补建军和妻子张亚林早年在浙江打工,后来回乡创业,办起了天麻种植基地。但是就在天麻产量上来的时候,销售遇到了问题,由于传统销售渠道受限,销售额并不理想。2016年,夫妇二人接触到电子商务,并在县商务局和乡政府的帮助下,开始试水经营网店。销路扩大后,网店的销售额也从以前线下销售时的10万元增长至2016年的70万元。

2017年,天仓村电商服务站正式成立并统一配备了电脑等电商销售设备,旨在为村民提供代购生活物资、代销农特产品、快递寄送及增值服务等便民服务。因为有电商运营基础和创业经验,补建军夫妇被选为该站负责人。

补建军告诉记者,他和妻子一边参加县里组织的电商培训,提升专业技能,一边在线上各平台经营店铺,多渠道销售天麻、苕粉、土鸡蛋等当地农特产品。订单数量从最初的1-2单/天发展到现在的30-70单/天,年销售额从最初的3万-5万元发展到2019年的100多万元,当地农产品也由最初销售无门到现在供不应求。

自己富起来后,补建军还通过推广种植天麻带领身边的村民一起脱贫致富,帮扶对象中还包括9户贫困户。“为了增加他们的信心,我们第一年免费为村民提供天麻菌种、麻种和技术支持,并承诺他们可以选择自销,也可以选择由我们将全部产品回收,为他们做兜底保障。”补建军说。

随着当地电商规模的扩大,不仅带动了当地产业发展,也切实让村民增了收,贫困户脱了贫。

酉阳县电商协会会长杨向华认为,农村电商数据还对产业发展带来导向作用。“我认为电商卖啥,产业就发展啥,才不至于盲目生产。”他说。

2015年以来,酉阳县全县累计投入电商发展资金3亿元,其中,直接投入电商发展的资金达1亿元以上。2017年,全县1389户贫困户通过电子商务致富脱贫。2018年,全县电子商务交易额达40亿元,同比增长33.3%,其中农产品上行交易额6亿元,同比增长50%。

补建军夫妇是搭上农村电商发展“快车”的普通一员,小小的天仓村电商服务站也是重庆市近年来大力扶持农村电商发展成效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重庆市先后印发《关于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意见》《重庆市电子商务扶贫提升行动计划》,进一步厘清农村电商发展、电商扶贫工作重点,加强政策扶持,并成功探索出城市消费者依托平台提前预定贫困户农特产品的“远山结亲”“保底销售+利润提成”的“二次分红”等模式,让偏远山区的农特产品顺利变成了贫困百姓手中的“真金白银”。

如今,在重庆,农村电商的发展与产业发展已经形成了良性循环,除了助力农产品打开销路,还反过来助推了农村产业培育,打造出天生云阳、山韵黔江等20余个区域公共品牌和江津富硒产品、奉节脐橙等网销爆款,帮助不少贫困地区的农特产品卖上了好价钱。目前,武隆羊角豆干、丰都红心柚等22个农产品分别入选商务部首批优秀农特产品、重点扶持农特产品,获得阿里巴巴、京东等平台支持。

据统计,2019年各示范区县累计实现网络零售额183.4亿元,其中实物型网络零售额达到61亿元。

财政资金有保障电商发展有底气

重庆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市在大力实施电商扶贫行动中,一方面积极争取中央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努力加大市级资金扶持力度,在争取并用好每个示范区县2000万元专项资金的基础上,从市级商务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9900万元用于农村电商发展和电商扶贫。

截至今年4月底,2015年、2016年示范区县示范创建项目推进顺利、工作任务基本完成,2019年示范县部分项目已完成招投标等程序,正抓紧推进项目实施。总体来看,各示范县农村电商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公共服务体系明显完善。全市17个示范区县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已全部建成运营,累计建设镇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3992个,其中贫困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1338个。

——物流配送体系逐步健全。各示范区县均建成县(区)级电商物流配送中心,并全部完成对农村电商物流的整合,累计建成镇村物流网点3763个、产地集配中心近150个,行政村快递覆盖率达到88%。

——农村电商人才培训成效明显。近两年,各示范区县开展各类培训12.3万余人次,累计带动创业就业人数约10万人,电商总数累计达到3.37万家。

——资金拨付规范有序进行。2015年,8个示范县共拨付中央扶持资金15630万元,资金拨付率为98%;2016年,示范区县共拨付中央财政资金13218万元,资金拨付率超过73%。

“在电商发展中,各示范区县严格规范项目资金使用,把钱花在‘刀刃’上,切切实实用在电商体系建设上,实现专款专用。资金有保障,电商发展才能更有底气。”上述负责人举例说,云阳县为规范项目资金使用,制定了一系列资金管理制度,并在县政府门户网站进行公示,明确资金主要用于公共服务中心、乡村服务站点建设与改造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电商人才培训、大数据中心建设以及农产品电商品牌培育等方向。从评价抽查有关情况看,云阳县资金使用方向符合县里制定的管理办法及中央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管理有关规定,有力地保障了项目建设开展,资金拨付率达90%。

据悉,为鼓励乡镇电商发展,云阳县出台了4项奖补政策:一是奖励政策。对经营贫困村、贫困户农产品,且年销售额超过50万元、100万元、200万元、500万元、1000万元的农产品经销企业,分别给予1万元、3万元、5万元、10万元、15万元的一次性奖励;二是扶持政策。对网络销售贫困村、贫困户农产品年销售额达到10万元以上的电商从业人员,按其营业额的5%给予扶持,最高不超过10万元;三是补贴政策。对代销贫困户农产品月销售量达100单、200单、300单的贫困村电商综合服务点,分别给予每单3元、4元、5元的物流补贴;四是购买服务政策。对完成每月销售贫困户农特产品100单的贫困村电商服务点实操人员,每年每村补助1万元。

加强体系建设提升支撑能力

为助力农村电商发展,重庆市还积极加强体系建设,为电商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支撑能力。

首先,加快构建覆盖全市的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目前,全市主城9区以外的区县已建成集孵化、培训、数据分析、网货生产等功能于一体的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28个,镇乡及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5940个,农村电商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例如,奉节县已建成3万平方米的电商产业园以及240个乡镇村电商服务站。产业园内设有办公区和农村电商公共物流配送中心以及电商扶贫集市。其中,电商扶贫集市采取“电商企业+站点+贫困户”的方式,至今现场累计交易金额已达20余万元。目前,该县产业园已入驻企业53家,园区孵化品牌11个,举办创业交流会18期,组织电商企业线上促销活动23次,线下参加展会9次,帮助本县19家传统企业完成转型,“触电”互联网。

杨向华介绍说,农村电商服务站帮助农民通过网络购买所需的农资农具、工业品,让农民也享受到大城市居民一样便捷的网络电商福利。此外,乡镇电商服务中心免费给创业者提供场地、网络、办公设备、开通物流快递,确实给农民带来了实惠和便利。

其次,逐步完善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通过灵活运用市场和政策两种资源和手段,加快县域物流资源整合,鼓励和引导农村电商物流由一至二家企业承担,提高物流配送集中度,加快物流配送速度,切实解决工业品下行“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上行“最初一公里”的难题。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电子商务物流公共仓储中心29个,乡镇快递覆盖率达到100%。

张亚林认为,物流可以说是电商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石,一定程度上掌握了电商的“命门”。“尤其像重庆地区的农村,大多数都是山区,物流成本高,而且当地的土特产品很多都是生鲜类,物流配送的效率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销量。”她说。

“以前发一个快递需要24元左右一公斤,发展农村电商后只需2-3元一公斤。同时,对电商企业给予了平均客单价20元以上的线上订单2元的物流快递补贴。”杨向华说。

记者了解到,随着重庆市电商物流配送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特别是农村地区快递时效性、投递效率显著提高,运营成本、网点重复建设率大大下降。如今,山沟沟里的“山货”也插上了翅膀,飞出大山,飞到全国各地,也飞到了国外,成为真正的“网红”“爆款”。

最后,构建人才培养体系,为农村电商发展持续输入血液,为农村增加就业机会。重庆市将电商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加大电商扶贫带头人的培训培养力度,着力发挥电商产业带头人的示范效应,不断增强贫困地区脱贫的内生动力。近年来,除了市级层面多次组织举办各类电商带头人培训活动,各示范区县也开展各类培训12.3万余人次,累计带动创业就业人数约10万人,电商总数累计达到3.37万家。

酉阳县龙潭镇深溪村扶贫专干张华桥就是“重庆市电商扶贫带头人”之一。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他考上扶贫专干后,通过自学和参加培训,利用龙潭镇农产品电商服务中心带领村民创业增收,尤其是帮助残疾人就业创业。重庆市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深入实施电商扶贫行动。一是着力完善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农村网络基础设施,提升贫困地区电商公共服务能力。二是健全贫困区县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贫困乡镇农产品产地集配中心,补齐冷链物流短板,完善快递服务网络,确保农特产品卖得掉、卖得快、卖得好、卖得远。三是建立健全贫困区县主打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抓好网货生产基地建设、农村网销产品品牌培育等工作。四是在有条件的贫困区县设立电商产业孵化园,培育规模化电商企业;鼓励支持大型电商企业为贫困区县设立电商扶贫馆或扶贫频道。五是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农产品进城与农资和消费品下乡双向流通格局。六是指导重点贫困区县、重点乡镇每个培育1-2个特色拳头农产品,推动优势产业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七是依托电子商务探索发展集团采购、订单农业等新方法,推动农村产品进社区、进学校、进医院等。

关键词: 电商

责任编辑:hnmd003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