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进口 > 正文

利润比刀片薄? 中国制造企业正在面对什么难题?

2020-04-17 11:12:35来源:中外管理  

回顾历史,每当面临重大环境变化时,人们对制造业发展的期望便会更加迫切。在抗疫过程中,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求被进一步激活。但中国制造业企业普遍很“难受”——产能过剩、成本压力大、管理战线长、资产和人员负担过重……重重压力之下,中国制造企业该如何升级?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企业,核心在于创新。大型制造企业资金、信息、人员等优势明显,创新成果显著。但资金有限、技术水平低、人才储备不足的中小型制造业企业,创新瓶颈明显。从产品创新到服务创新,中小制造业企业的进化之路,到底该如何走?

4月11日,《中外管理》“管理百家大讲堂之‘共克时艰’春耕进行时”(总第25期),国家首届制造强国战略咨询委员会、陕鼓集团原董事长印建安,与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领衔专家施炜,共同为中国制造企业的升级支招。

1

印建安:制造业升级,“喝牛奶的人不用再养牛了”

中国制造企业正在面对什么难题?

印建安说:企业作为产品的提供者和服务者,面对着用户对单一硬件需求发生变化的问题,产品过剩甚至卖不出去。但现在的产品基本上都是以硬件为主的同质化产品,如何满足客户的新需求挑战着中国制造企业。

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就必须进行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创新的路径,就是升级。第一是过程升级,第二是产品和服务升级。

而服务型制造是解决制造业过程升级、产品升级、服务升级的有效途径。服务型制造是通过创新商业模式,为制造业聚焦主业,承担专业化服务职能,解决升级的相关问题。用一句话解释就是“喝牛奶的人不用再养牛了”。

目前,中国的服务型制造企业基本有两类:

一类,是厂商系。它们本身来自于制造业,进行了相应的转型升级之后,专门做服务型制造。从为自己提供服务,到为别人提供服务。

另一类,是第三方。中国制造业和欧美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差别的原因就是,生态环境有差距。对于中国来说,快速发展服务型制造业,就是在为制造业升级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印建安在调研了中国制造业生态环境之后,总结了两个凡是:第一、凡是享受服务型制造带来的红利,或者说开拓服务型制造思路的企业,日子普遍好过。第二、凡是延续传统“大而全”“小而全”的制造模式,或者说单一产品制造模式的企业,日子普遍难过。

现在中国制造业面临着:

第一,产业升级是制造业的迫切需求。因为现在很多企业已经到了,不升级必死无疑的危险境地。

第二,服务型制造是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服务型制造是在营造一个新的生态环境,使制造业产业升级具备相应的条件。

第三,服务型制造实际上是制造业升级过程中,带来的一个新的产业机会。“问题就是资源”,存量巨大的中国制造业都需要升级,谁能解决他们的问题,谁就找到了一个巨大的市场。

2

施炜:中国制造企业要“莫以利小而不为”

将进化的时间轴拉长,进化就是适应环境的成长。企业的进化,就是有目的的进化和成长。在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企业要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找到自己的“生态位”——找到自己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包括产业的选择、客户的选择、市场的选择。

而无论在哪个生态位,企业都要找到并优化自身的生存模式。从商业模式,到竞争思路和策略,都是进化中需要思考的问题。因为进化是一种动态的行为,就必须要实现迭代。

第一是顾客价值的迭代。提供给顾客的价值要越来越高,在不断进化中,竞争力就有了。

第二是能力的迭代。价值迭代的背后是能力在升级,通过人力资源、知识体系、技术、数据资产的积累,不断迭代生产能力。

第三是组织和文化的迭代。包括组织架构、组织内部规则、核心价值观的不断进化。

这三个迭代本身是具有层次性的,顾客迭代是整个组织迭代的产物,能力迭代也是组织迭代的结果。每一层迭代,都构成了一个更深层次的企业发展的原因。所以,在迭代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积小胜为大胜。

制造业和其他行业不同,95%的制造企业实际上没有太多模式上结构性变化、颠覆性变化的空间。所以,对制造业来说,核心就是在现有基础上,精益求精,持续递进。

中国很多企业,尤其是一些民营企业,基本上是零技术起步。但起点低并非关键,重要的是要动起来,不断迭代,不停进步。而且,制造业企业一定要心无旁骛,聚焦主航道。“莫以利小而不为”,即使是小产业,也要一直往下做。那么,选准了主航道之后,朝哪个方向走呢?跟顾客走。尤其是很多制造企业是生产中间品,所以顾客需求更清晰。只要和顾客“融合作业”,融入顾客需求链,需求自然就产生了。(王爽)

关键词: 利润

责任编辑:hnmd003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