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正文

港股互联网公司暴涨,哪只是最佳逢低买入标的?

2022-02-11 13:50:08来源:资本邦  

今年年初,媒体报道了巴菲特的黄金搭档芒格,从去年开始在逐步逢低买入某中国互联网龙头公司的消息。

根据芒格旗下报纸公司Daily Journal Corp的披露,芒格在去年的一季度、三季度、和四季度,都大规模逢低买入了此股票,并且目前此股票已经成为了芒格的第三大持仓。

按照其每季度买入的价格比平均成交价格偏低一点估算,其持仓成本价大约在170元左右。而此股票最新价格是128元,这意味着芒格持仓目前还浮亏约25%。

如果投资者现在入局,意味着持仓成本比芒格还低。

事实上,当前港股互联网公司的布局机会值得关注,借道ETF逢低买入是个不错的选择,怎么选标的呢?

目前市场上投资“中国互联网”的ETF主要有三个,分别是:(1)港股通互联网ETF(159792):跟踪港股通互联网指数;(2)中概互联网ETF(513050):跟踪中国互联网50指数;(3)恒生互联网ETF(513330):跟踪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

第一,这三个指数投资范围虽然不同,但长期走势类似。

(1)中国互联网50:美股+港股,最全面的覆盖了在海外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

(2)恒生互联网:港股,覆盖了在香港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

(3)港股通互联网:港股通,覆盖了在香港上市且纳入港股通标的的中国互联网公司。

所以从覆盖度上来看,中国互联网50最全面、其次是恒生互联网、再次是港股通互联网。

但是,最近几年我国最优秀的互联网公司都在返港上市,且大型公司基本都被纳入到了港股通范畴,所以这三个指数的实际持仓,差异并不大。据统计:中国互联网50中,83%的成分股都在港股通互联网指数中;恒生互联网中,76%的成分股在港股通互联网指数中。

持仓趋于一致,历史走势也很相似:2020年以来,中国互联网50、恒生互联网和港股通互联网三者的走势基本同步,同涨同跌效应比较显著。


第二,若逢低买入,哪只指数弹性最好呢?

逢低买入为的是“弹性”,对比三个指数,还有一个关键点在于“弹性”。

可以从三个维度去看指数弹性:

(1)波动率:一般来说,波动率较高的指数,涨跌振幅更高,即跌也跌的多、涨也涨的多;

(2)成分股数量和持仓集中度:一般来说,成分股数量越少、持仓集中度越高,指数的弹性越高;

(3)历史上的反弹弹性。

从第一个维度波动率来看,近一年港股通互联网的年化波动率为38%,高于中国互联网50、以及恒生互联网。所以从数据看,港股通互联网的波动率最高、弹性也可能最高。另外还有组数据供对比参考,通常认知中波动很大的军工、证券、创业板指,最近一年的波动率都在30%以下。

从第二个维度成分股数量和持仓集中度来看:

(1)港股通互联网指数持仓股票数量最少,只有30只。而恒生互联网和中国互联网50分别持有47只和50只股票。港股通互联网相当于把鸡蛋放在了更少的篮子里,更容易产生弹性;

(2)而从持仓集中度来看,中国互联网50持仓更加集中,77%的仓位都用来买最大的5只互联网龙头公司,其次是港股通互联网、再次是恒生互联网。从持仓集中度来看,中国互联网50更易产生弹性。


从第三个维度历史反弹弹性来看:2020年3月到2021年2月,互联网板块曾上演过一段波澜壮阔的行情,期间,港股通互联网指数暴涨210%,涨幅远高于恒生互联网和中国互联网50。

同样,在本轮下跌行情中,港股通互联网跌幅也领先,所以弹性往往是把双刃剑。

总结来看:无论是从波动率、成分股数量还是历史经验来看,港股通互联网指数的投资弹性可能更好,对于投资弹性偏好强的投资者而言,港股通互联网或许更值得关注。

第三, T+0交易品种,可配合“日内波动”使用。

这三只互联网ETF的魅力,除了“逢低买入”还有“T+0”,“T+0”进一步为投资者提供了有望增厚投资收益的便利工具。

但是,T+0交易的空间,取决于日内波动幅度。这三只ETF,哪一个更有“T+0”交易的价值呢?

理论上说,中概互联网ETF中,46%的成分股为美股、54%的成分股为港股。由于美股和A股的交易时间不同,因此这46%的美股权重,在A股交易时基本0波动。所以相较于另外两只ETF 100%的港股持仓,中概互联网ETF的日内波动幅度可能最小。

而通过数据对比,我们也可以看到一致的结论:中概互联网ETF的日内振幅,远低于港股通互联网。

此外,和恒生互联网相比,港股通互联网的日内振幅也较高,这与前文中“波动率”的结论一致。所以港股通互联网可能就是天生的高波动指数。

因此,港股通互联网ETF的“T+0”交易空间可能更具吸引力。


第四,注意“溢价”。

如果有一件商品,价值100元,却有人卖120元,同样,这三只ETF就有“买贵了”的风险。

ETF有两个实时价格:

(1)IOPV:实时净值,根据ETF持仓的价格波动实时计算,反应基金的真实“价值”;

(2)价格:交易价格,以IOPV为定价的锚,并由买卖双方博弈确定。

在“完全套利”市场中,ETF的交易价格和IOPV基本一致。而如果某只ETF的交易价格高于IOPV,那就需要小心“买贵了”的风险。由于这三只ETF涉及非A股成分股,套利效率相对较低,因此投资者需特别关注这个风险。

其中,中概互联网ETF是个特例,由于其46%的成分股是美股,在A股交易时间内不交易,难以准确计算出它的实时净值,所以它没有IOPV(实时净值)。

没有IOPV的中概互联网ETF缺了定价的锚,所以对于很多投资者来说,买卖的时候总觉得“心里少了一杆秤”,难以确定到底是买贵了还是买便宜了。


但是依旧可以通过对比三只ETF的收盘价格和收盘净值之间的差异,来推测“买贵”的可能性。

平均来看,中概互联网ETF收盘价格高于其净值3.3%,同期,另外两只ETF的收盘价基本等于收盘净值。

分析可得,导致中概互联网ETF溢价过高的主要原因包括:

(1)限购:中概互联网ETF每天的申购上限为3亿,申购限额可能带来“供给不足”。如果市场一致看多,买盘力量高于卖盘力量,“饥饿营销”很容易带来溢价

而最近几个月,中概互联网ETF每天申购份额都达到3亿,意味着这种“供不应求”非常有可能带来高溢价。

(2)美股波动:此衡量方式,是用ETF在 3点的收盘价(A股)、除以ETF当天净值(包含港股4点的收盘价、以及美股半夜的收盘价),所以如果3点-4点港股暴跌、或者半夜美股暴跌,都可能带来溢价率的虚高。但是这个因素可能影响“最大值和平均数”,中位数依旧能说明中概互联网ETF“溢价过高”的问题。

另外,恒生互联网ETF和中概互联网ETF都是QDII基金,如果未来QDII额度用尽,这两只基金都可能限购,从而影响溢价。都可能会导致买入价格更贵。

最后总结以下三只ETF的比较结论:

(1)持仓和中长期走势:趋于一致;

(2)上涨弹性:港股通互联网ETF的历史弹性高于另外两只;

(3)T+0交易空间:港股通互联网ETF的日内波动高于另外两只;

(4)“买贵了”的风险:港股通互联网ETF和恒生互联网ETF的溢价率控制更佳。

综上对比来看,如果想逢低买入港股互联网,港股通互联网ETF(159792)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头图来源:123RF

关键词: 港股 互联网ETF 港股通互联网ETF(159792)

责任编辑:hnmd003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