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 正文

高速增长了好几年的天然气消费 今年要凉了?

2022-04-24 13:21:00来源:中国能源报  

“从我们收到的中石油初步供气方案来看,2022年—2023年管道气供应合同量不仅比去年用气量有所减少,综合价格较基准门站价也有所上浮。”一家业务辐射华北地区的某大型燃气企业相关业务人士道出今年天然气合同签订的现状,“管道气合同价格走高、供应量下降在其他主要供气企业中同样存在。”

日前,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加快组织做好天然气合同签订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提出,为做好2022年,特别是供暖季天然气保供工作,督促企业严格按照合同保障供用气稳定,原则上5月底前完成合同签订。

目前,部分上游供气企业也推出了5年以上中长期合同,多面向大型城燃企业、发电及工业用户等,而中长期合同定价方案多与上游企业签订的长期进口天然气合同价格或国际油价联动。

这意味着,国际长协天然气价格在国内部分加价后,将向下游传导。天然气采购企业能否承受高价?即将签订的合同中,价格和气量还有哪些问题?未来天然气市场走向又将如何?

合同气价上涨明显

根据清燃智库消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已陆续发布新一年合同年定价政策,三家企业的综合价格较基准门站价格普遍上浮较多,且一省一价,存在较大差异。

“目前已有约八成企业拿到供气定价方案,与往年相比进度略慢一些,但企业已在积极报量。”清燃智库董事长兼首席信息官黄庆透露,“在中石油的供气方案中,其价格上浮比例在各省虽略有差异,但基本保持一致。中海油、中石化在各省的价格上浮比例或定价方式差异较大,采取一省一价的方案。整体来看,去年综合价格较基准门站价格的上浮比例约为5%-10%,今年可高达35%-70%。”

对于这样的价格上涨幅度,购气企业普遍存有疑问。

“我们对比了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天然气购销合同示范文本(民生用气)》(下称《示范文本》)和中石油天然气销售河北分公司发布的《关于签订2022-2023年度合同的商议函》(下称《商议函》),发现二者有较大差异,主要集中在价格和合同量两方面。”上述大型燃气企业相关业务人士表示。

“在《商议函》中,中石油按两个时间段,确定了5种不同标签价格。第一个时间段为非采暖季的4月至10月,分为管制气价格(合同量的75%,在基准门站价格基础上上浮15%)、非管制气价格(合同量的25%,在基准门站价格基础上上浮55%);第二个时间段为11月至次年3月,分为均衡一(合同量的55%,基准门站价格上浮20%)、均衡二(合同量的45%,11月—次年2月基准门站价上浮70%,3月上浮45%)、调峰量价格(同均衡二)。”上述大型燃气企业相关业务人士指出,“但《示范文本》仅约定了居民用气价格、民生用气中的非居民用气价格,以及合同外气量价格。”

“在《示范文本》中,居民用气只有一种价格,而在中石油的销售政策中,虽确定了非采暖季居民用气价格在基准门站价基础上上浮5%,但采暖季居民用气量、价格还未明确,新增居民用气量需上游核查后补签合同。” 上述大型燃气企业相关业务人士补充说。

部分地区供气量“压缩”

在价格上涨的同时,购气企业还面临着今年的合同气量较上年用量“压缩”的现状。

据气库咨询数据,从目前部分省份收到的初步方案来看,2022年—2023年管道气供应合同量或为去年同期的90%-102%,多数地区为90%。

“上游企业可供应的天然气量比上一年用气量减少,这与2022年高昂的LNG现货进口价格有较大关系。企业不得不采购合同量外的高价LNG现货作为补充。”世创能源首席研究员杨建红说。

数据显示,4月13日,国内LNG接收站报价8651元/吨,较前一周下降1.48%,同比增长167.67%。目前国际LNG现货价格居高不下,亚洲现货价格保持在30美金/百万英热单位以上,折合到岸价近7元/立方米。

据记者了解,目前,部分北方地区城燃企业表示,中石油管道气合同量已改为去年用气量的100%,城燃企业急于补充LNG现货的现象有所缓解。“未来天然气供应将向北方省市倾斜,东部及南部省市供气量或有所下降。”上述大型燃气企业相关业务人士进一步说,“因为增量气价也不是所有企业都能承受的。”

“不过在我们收到的销售政策中,只约定了总用气量(采暖季居民用气量全部混合在5种标签气量内),并未区分民生用气、非民生用气,以及民生用气中的居民和非居民,也未区分存量和增量。”某市燃气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我们收到的方案也有类似情况,没有按《示范文本》区分居民用气和非居民用气。若据此对居民用气实施涨价,导致下游用气企业收入与成本倒挂,或将无法完成国家发改委提出的保民生用气要求。” 上述某市燃气集团相关负责人指出。

高价压制天然气需求

“如果上游供气企业压缩合同量,下游城燃企业将直面弥补用气缺口的难题。”黄庆说,“对于还处于发展上升期的城燃企业来说,缺口可能更大。城燃企业也没有更好的渠道补充气源,只能被迫高价采购现货LNG,或去寻求非常规天然气的合作,否则只能压减下游用量,导致下游用户流失。目前国内部分地区的天然气市场上下游联动机制不完善也不及时,常造成城燃企业销售成本倒挂。大型城燃企业抗压能力比较强,但中小型城燃企业压力颇大,或面临被兼并收购的可能。”

“目前,国内七年增储上产行动计划成果显著,国产气量有所提升。但是国产的增量气赶不上企业的用气需求,因此部分城燃企业可能不得不压减终端用户用气量。”杨建红说。

“这就意味着城燃企业不得不放弃部分市场,让下游用气企业直接与上游供气企业协商,造成工业用户流失。”上述大型燃气企业相关业务人士说。

此外,气库咨询认为,受疫情影响,加气站等终端销量下滑,加之气温回暖,LNG市场进入淡季。4月13日,全国LNG产量为8220万立方米,较前一日下降345万立方米,减少4%。减产的同时,下游需求也在逐步降低。“目前,国产LNG液厂出货量减少,不得不降价排库缓解库存压力。部分液厂在挂牌基础上加大了优惠力度,提前出货止损。”黄庆说。

受访人士均表示,整体来看,目前天然气市场已转向“以供定需”,今年我国天然气消费增速大概率将放缓。

(文章来源:中国能源报)

关键词:

责任编辑:hnmd003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