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 正文

热门:摒弃规模情结 银行密集清理睡眠信用卡

2023-03-02 08:42:31来源:上海证券报  

银行业信用卡业务整改持续深化,“精细化”“场景化”成为银行信用卡业务转型的关键词。近期,中国银行、光大银行、浦发银行等20多家银行发布公告称,对长期睡眠的信用卡开展账户安全管理,并加强信用卡分期业务规范。

整改持续加码


(相关资料图)

银行信用卡整改已持续半年有余。

2022年7月7日,银保监会、人民银行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直接或间接以发卡量、客户数量、市场占有率或市场排名等作为单一或主要考核指标;长期睡眠卡率超过20%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新增发卡。

“我行多次组织内部研讨,积极开展新规解读及培训,推动系统开发、协议修订及客户公告等工作,持续积极落实各项要求。”招行信用卡人士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

今年2月,中国银行、平安银行、恒丰银行等多家银行信用卡中心发布通知,对一些长期没有交易并且没有资金的睡眠账户进行清理。

中国银行公告显示,自2023年3月20日起,中国银行将对持卡人名下连续18个月及以上无主动交易、且无任何未偿款项和存款的长期睡眠信用卡账户或卡片纳入账户安全管理范围,分阶段进行信用卡降额、停用或销卡等相关处理。

信用卡整改也延伸至分期业务领域。为优化息费展示,有银行将“分期手续费”更名为“分期利息”。例如,建设银行自1月7日起将龙卡信用卡“分期手续费”将调整为“分期利息”,“分期手续费率”相应调整为“分期利率”,分期利息计收规则不变。

为彻底解决“乱收费”等问题,农业银行、邮储银行等多家银行下线部分信用卡自动分期业务。“我行已停止信用卡账单自动分期和消费自动分期的签约服务,并于3月30日对已签约的自动分期业务进行解约。”中国银行信用卡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涉及自动分期签约客户的新产生账单或新增消费都将不再自动转为分期,已转为分期但未结清的分期交易不受影响。

摒弃规模情结

“我们可以送双份礼品,您办信用卡吗?”近日的一个中午,上海陆家嘴的一幢写字楼食堂座无虚席。记者注意到,一家股份制银行的销售人员穿梭其间,问询了好几圈但收获寥寥。

近年来,伴随市场趋于饱和,发卡银行面对各种“类信用卡”产品竞争,信用卡的推广难度和成本提高。年轻客群办卡后容易弃用,信用卡变睡眠卡成为常态。

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蓝皮书(2021)》显示,截至2020年末,信用卡累计发卡量为11.3亿张,其中6个月内有过使用记录的累计活卡量为7.4亿张。这意味着,近4亿张信用卡处于睡眠或未被激活状态。

进入存量时代后,银行须摒弃信用卡业务发展的“速度情结”和“规模情结”。“《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的出台,‘倒逼’信用卡业务经营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本意是让信用卡业务回归本源,形成良性竞争的环境。”信用卡市场研究人士董峥告诉记者。

回归消费本源

信用卡是银行零售中最重要的业务之一。当前,信用卡业务如何转型这一问题困扰着不少银行。

在花呗、京东白条等信用支付产品的竞争压力下,“跑马圈地”的营销方式不再适用。“提升服务品质,或是眼下的竞争中信用卡始终存在的理由。”某大行高管表示。

“信用卡业务的消费属性极为明显,对消费场景的依赖性也更强,信用卡用户甚至‘无场景不办卡’‘无场景不消费’。发卡银行要充分挖掘消费者的刚性消费需求,根据消费行为和习惯设计符合年轻客群喜好的产品。”董峥表示。

目前,已有银行将信用卡打造成“生态圈”。例如,招行“掌上生活9.0”正在打造集餐饮、生活、内容、汽车、品质商城、消费信贷于一体的生态。“信用卡行业要深化‘支付为民’的发展基础,以促进消费、扩大内需为己任,向客户提供风险适中、便利、无抵押、无担保的信用贷款。”招行信用卡人士告诉记者。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关键词:

责任编辑:hnmd003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