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 正文

今日热搜:SPAC制度落地半年 2家企业在港完成上市

2022-07-08 05:32:28来源:中国经营网  

随着中国内地及海外企业通过De-SPAC方式(被收购企业装入壳公司成为普通上市公司的过程)在美上市案例的增多,港交所也在谋划引进SPAC制度,自去年9月港交所刊发关于SPAC的咨询文件以后,市场对港版SPAC公司上市进程尤其关注。

《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SPAC制度落地以来,上半年共有2家SPAC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而目前市场上排队等待上市的公司约有11家。


(资料图)

据悉,2022年1月1日,香港交易所全资附属公司香港联交所引入新规则,设立全新SPAC上市机制,并决定自当日起生效,这成为继美国、新加坡等资本市场后,又一个引入SPAC上市机制的资本市场。

SPAC简单说就是一家空壳公司,其设立的唯一目的是通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进行集资,并以集资所得收购合并有经营活动的目标公司,从而达到合并后的继承公司成为上市公司的目的。

对中国内地企业而言,SPAC制度听起来似乎有些陌生,但其实SPAC并非一个新鲜事物,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当时在美国各交易所出现大量SPAC上市案例。

之后,2021年SPAC新股上市在美国交易所实现了量的突破,统计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共有298只SPAC新股上市,集资额达970亿美元,总体看,无论是新股数目还是集资额,2021年第一季度的规模都超过了2020年全年水平。

对比美国市场SPAC火爆,港交所自今年1月1日正式引入SPAC制度后,半年时间仅有2家SPAC新股上市,在资本市场人士看来,港版SPAC可能难以复制美国SPAC热潮。

对于市场这种预判,7月7日,安永大中华区上市服务主管合伙人何兆烽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港版SPAC公司主要聚焦在亚洲地区,特别是大中华市场,其关注领域包括新经济、绿色环保、新消费等领域,这决定了短期内港版SPAC不可能出现美国市场那么大的体量。

此外,与已建立超过20年的美国SPAC制度相比,香港的SPAC制度才刚实施,对于市场参与者来说,他们尚需要时间来适应。

“从今年上半年的表现看,目前一些有意参与香港SPAC的金融机构仍处于观望态度,大家希望有更多的前行者来开路,这也导致上半年顺利上市的公司比较少,但乐观看,随着市场对SPAC制度优势的熟知,后续规模会逐渐增加。”一位资本市场人士分析。

在该人士看来,相比美国SPAC制度,香港的SPAC仅限于专业投资者(美国、新加坡则是允许散户参与),同时集资规模要求更高,并购交易规定也更严格,这降低了发起人及初创企业的积极性。

根据港交所要求,香港SPAC首次公开发售仅面向专业投资者,且在SPAC公司与目标并购公司完成合并前,强制要求SPAC向外来独立的PIPE(私募基金)投资者取得资金,以完成SPAC并购交易。

其中对PIPE的相关规定包括,所有PIPE投资者必须是证券及期货条例定义下的“专业投资者”以及至少50%PIPE投资必须来自至少3名资深投资者。在投资比例方面,PIPE投资的比例至少是继承公司预期市值的7.5%至25%。

何兆烽认为,基于上述条件,未来家族办公室参与SPAC或成为趋势。“目前在香港排队上市的多家SPAC发起人都有个人或家族背景,SPAC的出现也为这些家族办公司投资新兴领域企业提供了成为并购标的的可能性。”

这似乎表明,香港SPAC制度的重点并不在于数量,而是在于质量。

何兆烽告诉记者,长远看,市场对香港SPAC制度的发展仍保持审慎乐观的态度,因此,只要参与者围绕SPAC制度构建良好的生态系统,SPAC制度也会吸引更多企业来港上市。

u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去年美国市场SPAC实现了较大规模的增长,但随着美联储逐步释放出紧缩信号,2022年市场流动性减少的可能性在加大,受此影响,美国证券监管机构加强了对SPAC的监管,这使美国资本市场SPAC上市开始降温。

n 数据显示,2022年美国上半年共有67家公司通过SPAC达成上市,募资规模约120亿美元。相比2021年上半年SPAC上市公司数量达394家,募集资金总额高达1132亿美元,同比分别减少了83%和89%。

对此,上述资本市场人士预测,美国加强对SPAC制度监管后,一些优质且具规模的投资者或将目光转向香港市场,对香港来说未来或许存在一些机会。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关键词: SPAC

责任编辑:hnmd003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