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 正文

环球微速讯:反洗钱小课堂|出租、出借银行卡,还能引来牢狱之灾?

2022-08-10 15:43:32来源:新华财经  

洗钱案例一:“跑分”兼职,躺着赚钱真的靠谱吗?

“跑分”,本质就是通过网络平台接单,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收付或银行卡转账等方式,为电信诈骗、网络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清洗并转移非法所得,以赚取佣金的犯罪行为。“跑分”平台常常打着兼职招聘的旗号,招揽群众出借个人银行卡、支付账户或收款二维码等,通过搭建平台网站,以类似网约车“抢单”的模式进行运作。由于招募者宣称来钱快、回报高,吸引了不少缺乏风险防范意识的消费者参与其中。2020年12月,黄某组织吴某等人组成“跑分”团伙,为网络犯罪团伙转移非法所得。2020年12月初至2021年5月底期间,该团伙为国外网络犯罪团伙转移非法所得流水金额达1.79亿元。法院判决被告人吴某等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至五年不等,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元-10000元不等。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风险提示

金融消费者要警惕“跑分”陷阱,提升风险防范意识,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信息,不要被不切实际高利润所诱惑,更不能因为贪图一时之利,随意出租、出借自己的银行卡、支付账户或收费二维码等,以免沦为犯罪分子的“替罪羊”。

洗钱案例二:出售银行卡,惹来大麻烦

2020年3月,赵某在某银行办理贷款时,遇到一名男子主动询问是否有不用的银行卡,对方出价1000元买下,并表示只是用来收货款,自己征信有问题才想着找人帮忙。赵某认为没什么风险,反正自己银行卡里没有一分钱,便应对方要求,办理新的手机卡,把一张不用的银行卡与新手机进行绑定,并把银行卡升级为一类账户、开通网银,随后将银行卡、手机卡售卖于对方。不久后,赵某被警方抓获,但赵某对其犯罪行为一无所知。距警方查证,买卡人利用赵某提供的账户转移信息网络犯罪所得480万元。经公诉,法院以被告人赵某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四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6000元。

风险提示

银行卡作为信用支付载体和个人身份象征,关联隐私信息,链接资金交易,需要户主妥善保管和使用,切勿将银行卡当作换钱工具。对于平时不用的银行卡和对公账户等一定要及时办理销户。不要图一时之利出售身份证件、银行卡、对公账户等。一旦发现有买卖银行卡、证件和对公账户等的行为,一定要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如发现被冒名办理手机卡、银行卡等情形,应及时报警并尽快注销,以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反洗钱小课堂

01 哪些钱属于洗钱罪的对象?

洗钱的对象是这七类犯罪所得,分别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

02 洗钱又是怎么个洗法呢?

主要有以下几类行为:

(1)提供资金账户的;

(2)将财产转换为现金、金融票据、有价证券的;

(3)通过转账或者其他支付结算方式转移资金的;

(4)跨境转移资产的;

(5)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实际洗钱活动中,设置空壳公司账户、地下钱庄都是常见的洗钱形式。A提供资金账户,B用其账户进行资金转移,属于明显的洗钱行为。

03 怎样能避免落入洗钱陷阱?

(1)选择安全可靠的正规金融机构;

(2)不要出租、出借自己的身份证件;

(3)不要出租、出借自己的账户、银行卡和U盾;

(4)不要用自己的账户替他人提现;

(5)主动配合金融机构进行身份识别;

(6)警惕网络洗钱犯罪,增强反洗钱意识;

(7)举报洗钱活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敲黑板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电信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等犯罪活动越发猖獗及隐蔽。广大市民要重视自身信息安全,不要出售、转让、出租、出借身份证件、银行卡、第三方平台收付账户、收费二维码、对公账户等,切莫因贪图小利而酿成大错。

(平安银行青岛分行供稿)

编辑:胡玉婷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关键词:

责任编辑:hnmd003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