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 正文

快看:各区打造特色消费空间 谁能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北京课代表”

2022-07-20 19:24:25来源:北京商报  

立足高质量发展,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一周年,增加更多内核。7月20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北京各区不断丰富商业内容,城区商业打造高能级消费空间,郊区寻求商文旅联动,创造更多元的消费场景。众多新模式、新升级为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加码。

商圈升级,高能级空间显形

商圈的升级与崛起,托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东城区、大兴区打造高能级消费空间,让区域内的商业凸显高品质。东城区将聚焦“文化金三角”场景,商圈随之升级。其中,隆福寺街区完成以活跃商户会员、内容分享为主的40场主题活动、6场市集、策展类活动,期间客流及销售均有20%-30%的提升。王府井商圈也在推动文商旅科赋能消费升级,全面筹备王府井论坛,大力发展首店经济和免税经济,成功引入首店、旗舰店17家。


(相关资料图)

商圈环境、设施也将升级。王府井街区景观更新,环境品质进一步提升。前门商圈夜景亮化工程、5G网络铺设已完成,街区“智慧”化管理水平持续优化。隆福寺街区更新进展显著,东院地下主体结构工程已基本完成,地上主体结构工程已完成约90%。金街新燕莎购物中心整体闭店并形成外立面改造设计初步方案,逐步推进前期手续办理和品牌调整。外文书店外立面改造设计方案通过专家评审,逐步推进前期手续办理和业态及空间创意策划。银泰in88完成外立面景观照明概念设计,正在推进报审报批。

在商业设施升级中,区域内品牌吸引力在提升。据悉,大兴区在引导企业更新业态、协助品牌企业在商圈落地。例如,为补足京南地区高端化妆品消费功能缺失短板,鼓励西红门商圈引进了香奈儿、兰蔻等11家全球一线化妆品品牌。大兴区在加强首店引进,推动业态升级,高端消费资源要素加快聚集落地。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大兴区总计引进首店22家,在平原新城区中位居首位。

商圈发展旧貌换新颜、迸发新活力。2021年西红门商圈完成零售额34.7亿元,同比增长14.6%;天宫院商圈完成零售额10.7亿元,同比增长15.9%。

商业搭台,文旅消费“唱戏”

东城区的商业项目结合文化、艺术,实现了销售、客流双增长,郊区的项目也选择深度结合旅游、文化消费。“文化+商业”“旅游+商业”的碰撞激起商业领域新的增长点。密云区将与法国波尔多共同举办葡萄酒节。今年9月,密云区拟举办“2022年北京密云·波尔多葡萄酒文化节”,以“葡萄酒文化节”为多元载体,促进葡萄酒与文化旅游、餐饮休闲、农业科技等多领域快速聚集、融合发展。

门头沟区也尝试深度挖掘文化节庆消费。今年4月12,门头沟区举办北京平谷第二十四届国际桃花节,推出云上桃花节开幕式、桃花慢直播、达人带你游平谷、短视频大赛4项活动。本届桃花节开创了全域流量营销新渠道,平台点击量人次过亿,带动了线上旅游及农副产品消费,为促进农民增收打下良好基础,有效扩大了平谷区休闲旅游影响力和知名度。

该区以景区带动商业为目标,搭建“公园+商业+剧场”的融合式场景,营造“家门口的度假感”。据悉,檀谷项目引进北京市首店“一尺花园”和区域首店超级物种,培育建设檀谷商业步行街,预计8月首批入驻餐饮将在檀谷亮相,与潭柘风景区形成共振,打造山系生活微度假目的地。

在系列活动的支持下,门头沟区的北京市首店在原有1家的基础上增加至8家,离境退税店在原有2家的基础上增加至6家,区域首店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近30家,随着新商业载体不断开业,预计年末将引进北京市首店2家,区域首店近30家。

打开窗口,塑造国际新名片

新一代消费者的崛起,对商业和文旅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消费者需要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可以实现任何服务需求的场景体验。西南财经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孟立联认为,北京是中国政治、教育、科技中心,本身就有国际中心的含义。

古都自带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符号。环球中心的建设,使古都与现代旅游相得益彰、交相辉映。

文旅在商业升级中起到了“连接点”作用,激发消费的深度、广度与多样性。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王鹏认为,在主城区之外的相关地区布局特色商圈,与当地的特色服务、生态文旅产业相融合。目前北京整体发展水平较高,部分区域商圈、基础设施总体分布不均。

王鹏指出,郊区多元化发展、引进首店,既能够形成新的消费宣传和消费增长点,也能够带动就业,拉动消费。更重要的是还能够满足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当地的产业发展。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关键词: 北京课代表

责任编辑:hnmd003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