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 正文

快看:车与手机的再匹配

2022-06-21 06:45:02来源:证券时报网  


(资料图片)

车与手机之间如何匹配,选择哪一种匹配更能顺势而为,无论是“手机人”还是“汽车人”,恐怕都需要仔细思量。

造车有余力,李书福就准备再造一造手机。媒体报道,李书福控股的企业,已经与“魅族”签了收购协议。

单纯从多元化经营的角度看,这件事也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虽然在经营实践中跨界而又成功的例子实在少之又少,但这并不妨碍企业人“跨界冲动”的普遍存在。造车的想造手机,造手机的想造车,正如文章写得好,就总想试着去画画。也可以理解,这几乎是大多数人的“通病”,李书福之外,“已冲动”或“想冲动”的人还有不少。

从目前已经披露的消息看,李书福造手机的着眼点,显然不是简单的多元化。按他自己的说法,涉足手机制造,能够“帮助智能电动车不断提高竞争力”。立足这个角度,这次并购就有了战略价值。必须承认,李书福善于通过并购提升吉利的核心能力。既往案例也证明,其对战略价值的判断能力和并购之后的整合能力是非常出色的。据此,这次收购的前景就相对乐观,吉利的通信、网络技术有望实现比较大的进步。

与李书福心念相通的造车人,还有蔚来的李斌,他也多次表示,“手机是连接汽车的最主要设备……我们也要好好研究。”同样准备好好“研究”一下的还有马斯克,这已经天下皆知。马斯克准备造手机,肯定不是单纯跟“苹果”较劲,出发点恐怕与李书福差不多。同样,造手机的也琢磨着跨界造车(比如“苹果”、“小米”),心里惦记的,应该也是这点儿事。

顺着这些人的思路,手机与智能电动车之间的相互联通、相互赋能、相互强化,就是产业未来发展过程中一个必须争夺、坚守的战略高地。就此而言,李书福们的跨界,当然就是无可争议的“本手”。不过,所有的“本手”,都有依据的前提;如果前提根本不存在或者半道儿出了问题,“本手”当然也就随之失去自身的价值。从一些相对“另类”的角度看,这个“战略高地”也并非全无可质疑之处。

比如,“吉利手机”(或者特斯拉手机)和“吉利智能电动车”(或者特斯拉)之间的匹配,到底会“硬”到什么程度?二者之间的匹配,当然可以搞得很“硬”。但“硬关联”势必带来“强限制”,如此操作,未尝不是一种“自我设限”。当然,如果产品高妙到成为个人生活甚至生命的一部分,须臾难离,那当另论,否则,就有点儿像给自己挖坑了。而且,从人类技术发展的历程看,共通、共用、相互包容是趋势,趋势之下,手机与智能电动车之间的“硬关联”,多多少少都有些“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样貌。

如果出发点就是搞出一种“软关联”——“吉利车”不仅可以联通“吉利手机”,也可以联通其他手机的话,如此阵仗又似乎必要性不大,其实,与有实力的手机企业进行某种“深度捆绑”,实现共赢,也是一条不错的路径,而且可选择性、可进退性似乎也更从容些。既然任正非可以死活都不造电动车,那么车企死活都不造手机,或许也是一条现实路径、合理选择。

再比如,从智能电动车的发展趋势揣度,未来未尝不会出现如下场景:电动车不但足够智能,能安全、顺畅、快捷地把乘客从甲地送到乙地,而且车辆的制造成本、运营维护成本都足够低,可以高效布置,能够保证乘客随叫随到随走。在这种场景下,车辆的私有就完全没有必要——毕竟自己养个车太麻烦。就目前的技术发展速度考量,这个未来恐怕也不会让我们等太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车的工具属性,会得到持续强化。在这个背景下,乘客不会、也没有必要、没有能力参与车辆的工作,用手机与车辆做点儿什么事的必要性,恐怕实在不太大。从这些角度看,车与手机之间如何匹配,选择哪一种匹配更能顺势而为,无论是“手机人”还是“汽车人”,恐怕都需要仔细思量。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关键词:

责任编辑:hnmd003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