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 正文

观天下!“方寸地”变身“聚宝盆”

2022-07-13 05:30:29来源:内蒙古日报  


(资料图)

小暑时节,记者来到兴安盟科右前旗巴日嘎斯台乡水库村,家家户户庭院里的架条上都爬满豆角的藤蔓,柿子秧上开着小花,绿油油的小葱、顶花带刺的黄瓜……村民梁权正在给小葱除草,鸡舍里的鸡雏叽喳进食。“菜苗和鸡雏都是村里免费提供的,别看院子不大,可靠着卖菜卖鸡,每年能多挣1万多块钱呢!”梁权高兴地说。

说起庭院经济,村民各个竖起大拇指。“之前院子里面放了很多杂物,又脏又乱。通过整村推进庭院经济,不仅环境变美了,每户人家还能增收上万元。”村民于淑荣喜不自禁,“就拿我家来说,我家栽了榛子树,菜园子里的蔬菜种类繁多,我们种的菜只施农家肥,今年政府又给我家盖了200平方米的冷棚,靠着菜园和冷棚,一年就能多收入四五万元呢!”

以庭院小美,汇聚乡村大美。近年来,巴日嘎斯台乡提出“红巴乡·绿庭院”发展口号,把发展庭院经济作为促进村民增收、优化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举措。村民以家庭为阵地、以庭院为载体,发展以果蔬、禽类为主体的庭院经济,把庭院的“方寸地”建成“聚宝盆”,进一步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

“为了更直接地帮助村民发展庭院经济,2019年,我们村成立了红巴乡绿庭院农牧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联合社免费向村民提供秧苗和鸡雏,经常邀请农业专家为大家传授种养殖技术。”水库村党支部书记、联合社理事长崔宝权介绍。“原来在院子里种点菜,全都是自己吃了。后来村里鼓励发展庭院经济,我就把能利用的空间全部种上了蔬菜,可销路却一直不好。”水库村村民王红告诉记者,“但自从成为联合社的订单种植户,家里的菜再也不愁卖了。联合社免费提供秧苗和技术,菜品质量合格,合作社会以高出市场价10%的价格回收。”

随着庭院经济的强势发展,2022年,巴日嘎斯台乡以红巴乡绿庭院农牧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为基础,充分发挥党组织优势,联合水库村、幸福村、哈拉黑村等9个村的村党支部发展庭院经济,以带动农户增收为目标,通过围绕“大棚种植、果树栽植、庭院养殖、庭院种植”等增收模式,整合各村特色产业优势,把准发展方向,确定种养需求,签订私人订单,努力提升农户自主增收,建立共建、共治、共享机制,使庭院经济成为由单一发展变为互助协作的大产业。

在哈拉黑村,“一亩园能顶十亩田”是村民的口头禅。9村联建庭院经济后,该村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全村共同发展庭院经济,使勤劳的哈拉黑村民稳步增收。 鞠强、鞠宝两兄弟在庭院里搞葡萄种植已经十几年了,是自学的嫁接技术和种植方法,改良后的葡萄树耐寒、抗病、高产,每棵葡萄树能产葡萄12到20公斤,200多棵葡萄树每年能为家庭增收4至6万元。“有机葡萄从来不愁销路,葡萄一成熟,我发个朋友圈,一个礼拜就都订没了,好多市里、旗里和牧区的人都来订葡萄。”鞠强的妻子笑着说,“我家果树种得也好,苹果和梨的成熟期长,国庆节之后就能采摘卖钱了,村里好多人家的李子、小苹果、沙果等都有合作社来收购,只要人不懒,挣钱一点都不费劲。”

“村里在每年春季都会免费发放蔬菜秧苗、种子,集体低价采购鸡雏、鸭雏、鹅雏,利用好庭院中的每寸空间,为农户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哈拉黑村党支部书记郑宝贵介绍。

“今年是9个村取长补短、抱团取暖的第一年。联合社共发放鸡雏2.8万只,秧苗14.75万株,带动2193户参与庭院经济发展,今年预计庭院产值突破300万元。”崔宝权介绍时言语中透出自豪,“我们响应国家号召,探索一村一品。如今,水库村的庭院杂粮杂豆,三合村的庭院蛋禽,新立村的庭院肉羊,保力村的庭院肉牛,创业村的庭院蔬菜,永富村的庭院肉禽,哈拉黑村的庭院水果,幸福村和民泉村的庭院大米,都已初具规模了。”据了解,今年上半年,水库村集体经济收入已突破70万元,有效带动其他8个村集体经济增收1.5万元以上,联合社签约种养殖户年均增收5000至1万元以上,一般带动户实现年均增收2000元以上。同时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牛羊粪便进行集中收集,年均积攒农家肥3500立方米,实现绿色无污染,让农村人居环境更加绿色生态、宜居宜业。

发展庭院经济不仅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还可以改善乡村人居环境。随着庭院经济的普及,农家小院呈现出春有花开、夏有绿叶、秋有果实、冬有大棚的景象,一年四季都是收获的季节,庭院经济已经成为巴日嘎斯台乡人居环境提升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文章来源:内蒙古日报)

关键词:

责任编辑:hnmd003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