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 正文

加大基建投资力度 以专项债助力稳增长

2022-04-03 05:09:28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3月份制造业和非制造业景气度同步下降到荣枯线以下,需要宏观政策加大扩内需、稳增长力度。近日,国家发改委召开会议要求各部门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同配合,确保102项重大工程每一项任务落地见效,加大资金、用地等要素保障力度,加快在建项目建设,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今年将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意味着基建投资力度加大、进度加快,将拉动有效需求扩张,为经济增长起到托底作用。

今年基建投资可以考虑在三个方面加大力度。

一是积极落实“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建设。今年是“十四五”时期发展建设关键之年,重点建设项目将集中落地,带来大量新增基建项目。“十四五”时期重点工程项目包括三类,引领未来发展的关键性重大攻关项目、基础设施领域具有世界级水平的标志性工程、直接关系民生的系列重大项目。具体而言,2022年新开工项目包括重点水利工程、综合立体交通网、重要能源基地和设施等,更新改造项目包括城市水电燃气管道、地下综合管廊、防洪排涝设施等。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安排6400亿元,更多向民生项目倾斜,加大社会民生领域补短板力度。

二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基建项目。一方面,为了保障产业供应链安全稳定以及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今年将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 实施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工程,促进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发展。另一方面,为了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今年将加大力度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推进5G规模化应用。还将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智慧城市。

三是推动区域平衡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围绕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今年将持续推进跨行政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进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促进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协调合作发展。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有序推进城市基础设施更新,加强市政设施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以及开展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安全设施改善、健身场所扩建等。基建投资还需要逐渐下沉,加强县城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地区水电煤气、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全面提升。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政府支出的扩大,这可能加大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压力。为了缓解地方财政压力,可以更多地发放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专项债券是指为了筹集资金建设某专项具体工程而发行的债券,不以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作为担保,而是以项目建成后取得的收入作为保证,因而不会直接增加地方政府债务。此外,为了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加强地方财力保障,促进地方政府落实基建投资稳增长政策,今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加约1.5万亿元,规模将达到近9.8万亿元,同比增长18%,为多年来最大增幅。

在新增专项债券发行规模上,今年拟安排3.65万亿元,新增额度与去年持平。考虑到去年超过1万亿元的额度将结余到今年落地实施,今年专项债可用资金显著增多到接近5万亿元。今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使用充分体现了“靠前发力”,财政部在去年年底就提前下达了今年部分新增专项债券额度1.46万亿元,要求今年5月底前发行完毕;新增债券剩下的2万亿元,要求在9月底前发行完毕。年初以来各地快马加鞭开展专项债券发行工作,一季度新增专项债发行额度接近1.3万亿元,预计二季度新增额度发行仍将接近1万亿元,进度超过往年。

在专项债券的使用上,今年将适度扩大专项债投资范围,支持在建项目后续融资,新开工一批重大工程、新型基础设施、老旧公用设施改造等,以此撬动民间投资积极性。还需要突出新基建的结构调整带动作用,重点投向5G、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新能源、绿色低碳等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关键词: 基建投资

责任编辑:hnmd003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