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亿人上冰雪” 冬奥会让冰雪经济走上万亿赛道
北京冬奥会将中国人对冰雪运动的热情彻底点燃。
“我在春节假期前一天忙完了工作,当天晚上就飞过来了。”家在上海的王冰如,虎年春节假期选择在吉林市松花湖的雪场度过。她告诉新消费日报,朋友圈里的好友不是在滑雪就是去滑雪场的路上。
不单单是滑雪运动,冬奥会还带火了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以及周边产品,甚至开幕式时运动员的入场服都成了抢购的对象。
值得注意的是,在社交平台上,滑雪短视频热度居高不下。在抖音参与#全民冰雪季#(40.1亿次)、#三亿人上冰雪#(31亿次)等话题的短视频播放量累计达70亿次。
这一切放在20年前都不可想象。
事实上,中国人滑雪、滑冰的历史很悠久,新疆阿勒泰地区还因为一幅脚踏雪板、手持单杆的猎人岩画而被认定为人类滑雪的起源地之一,将人类滑雪的起源追溯到了距今一万多年历史的旧石器时代。
但直到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后,现代冰雪运动在中国才真正意义上从北方的小众运动逐步走向大众。
而在2018年国家体育总局公布《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实施纲要(2018—2022年)》后,冰雪运动开始加速在中国普及。
“事实上,冰雪运动发展与国民GDP发展是息息相关的”。迪卡侬中国冰雪运动发展总监杨仲骁对新消费日报说道。
如今,冬奥效应下,不但“三亿人上冰雪”成为了现实,还衍生了一条全新的万亿级赛道。
从小众运动到“三亿人上冰雪”
“中国冰雪经济的成长,我们是见证者。”出于对滑雪与户外运动的热爱,2003年钟承湛创立了全系户外攀登品牌KAILAS凯乐石。
但即便是2013年因一次严重的滑雪事故而造成了高位截瘫,钟承湛依旧没有放弃滑雪这项爱好,反而成为中国第一个学习坐式滑雪的人。
“这就是滑雪这项运动的魅力。”坐在轮椅上的钟承湛告诉新消费日报。
据他回忆,1998年第一次接触户外运动时,登山、攀岩、滑雪这些运动在国内极其小众,参与者都是运动员、退役运动员与小部分业余爱好者。
由于地理气候等因素差异,冬季冰雪覆盖城市不均衡,冰雪产业的发展一直存在着地域和季节的限制。加上20年前国民整体生活水平不高,专业的设施场地稀少,而滑雪运动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与消费门槛,冰雪运动迟迟没能在中国全面展开。
“早期的雪场主要是为了应对比赛。”钟承湛告诉新消费日报,直至2000年左右国内才有私人公司在投资建造市场化的雪场,这个阶段最具代表性的应该是北京周边的雪场和张家口的雪场。
而在他眼中,2011年是中国的滑雪历史发展的转折点。“因为从2011年开始,万科、融创、万达等大型的资本陆续投入了这门产业。”
随着资本进入冰雪行业,中国的冰雪运动才真正意义上进入发展期。而除了资本的进入,得益于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冰雪运动在政策层面也到了大力支持:
体育总局印发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计划到2020年我国冰雪产业总规模达到6000亿元,到2025年我国冰雪产业总规模达到1万亿元。
2018年国家体育总局公布《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实施纲要(2018—2022年)》。纲要的核心目标是推广群众性冰雪运动、开着群众性冰雪赛事活动,完善群众性冰雪运动服务标准,丰富冰雪运动场地设施。
其中,青少年是“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重点人群。
目前来看,多方利好之下,中国的冰雪运动发展以及走上正轨。
2022年1月,据国家体育总局委托国家统计局《“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统计调查报告》,2015年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以来,冰雪运动的参与人数达3.46亿人。
如今,“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已成为现实。
“稚嫩”的中国冰雪经济:美丽又扎手的玫瑰
“我一直将中国冰雪产业分为奥运之前和之后两个阶段。”万科集团高级副总裁丁长峰曾在公开演讲中表示,和日本、美国、欧洲的自然增长不同。
作为现代滑雪运动的发源地,欧洲许多国家民众拥有冰雪运动基础的原因在于:
工业化社会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实现了消费升级;
整个社会贫富差距不大,同时人均收入也比较高,普及率较高,冰雪运动门槛不高;
营商环境好,基础设施、配套酒店餐饮较为完善,资本对于冰雪产业这类重资产项目敢于长期投资,且能有长期稳定的收益。
综合来看,冰雪产业具有投入大、周期长及长尾效应三大特点。以雪场为例,如果单纯依靠门票收入,很难实现长期的营利。
实际上,除了基础设施的投入,目前的冰雪服饰以及雪板、雪镜等相关装备的消费市场也长期由海外品牌的天下,并且价格常年巨高不下。国内相对专业的户外品牌如凯乐石以及主打性价比的骆驼、探路者等,也很少有专业的滑雪服产品售卖。
王冰如告诉新消费日报,自己在去松花湖雪场滑雪前做了详细的攻略,但发现专业滑雪服诸如迪桑特、始祖鸟、BOGNER(博格纳)、菲尼克斯等品牌走的都是奢侈品风,动辄数千、上万,而滑雪板等装备价格更贵。“滑雪服我最后选择了迪卡侬,装备选择在雪场租。”
一个更现实的问题是,国内冰雪运动参与者、冰雪产业的管理者、技术人才方面的长期缺乏。
“滑雪产业是美丽又扎手的玫瑰,虽然有日常经营盈利,但冰雪项目基本上都是上百亿的巨额投资,所以是很难挣到钱的。”多年前,曾任万科冰雪事业部CEO的丁长峰如此形容滑雪产业。
显然,由于冰雪作为一门生意而言在中国的历史非常短,群众基础与冰雪设施薄弱,按照正常的发展规律,国内的冰雪经济很难在短期内形成产业。
但由于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中国冰雪经济的命运也就此改变。
冬奥会给冰雪经济加把火
“这是我第一个雪季”。平时就爱好滑板的王冰如,并没有像不少初学者一样找教练学习并以双板滑雪起步,而是选择了直接选择了难度相对较高的单板。“我花了一天的时间适应,第二天已经上高级道了。”
许多初次参与冰雪运动的年轻人与王冰如一样,是在北京冬奥会日益高涨的影响力之下,才第一次接触滑雪这项运动。
“天猫滑雪类目持续3年保持翻倍增长。”每到雪季,资深滑雪爱好者王小源经常往返于全国各地的雪场,同时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天猫滑雪类目的小二。
王小源透露,最近两年,滑雪正在从北方人更偏好的小众、专业的运动破圈成大众新潮流。
新消费日报从飞猪了解到的数据佐证了他的观点。飞猪数据显示:南方人对于冰雪旅游的热情更加高涨,冰雪旅游客源地top20城市中,南方城市占比达6成。
据王小源介绍,以他负责的版块为例,光2021年天猫滑雪相关的新品牌数量同比翻了2倍。甚至一些国际奢侈品大牌也瞄准中国滑雪市场。“2021年,包括普拉达等近100个时尚大牌在天猫奢品发售滑雪类运动装备,类目包括服饰、头盔、滑雪板等。”
据CBNData不完全统计,仅在2021年下半年,就有包括日本滑雪品牌Goldwin、德国奢华滑雪品牌BOGNER(博格纳)、奥地利高端滑雪运动品牌HEAD SPORTSWEAR等在内的近十个海外专业户外运动及滑雪品牌,在中国开出首家门店。
这些数据都在说明,国内的冰雪相关类目消费正在蓬勃发展。
而北京冬奥会的开幕,不仅点燃了运动员的热情,带动了社交平台上“冰墩墩”、“谷爱凌”、“羽生结弦”等话题热搜,冬奥会甚至成了带货平台。
最典型的例子是,海内外众多的消费者对冬奥会特许商品、顶流运动员服饰装备的抢购。
新消费日报从天猫方面了解到,奥林匹克官方旗舰店独家限量款、元日·立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纪念徽章,于2月1日12点上线,限量5000枚,仅上线当天就销售3000多枚。2月3日,天猫奥林匹克官方旗舰店访客数破百万。2月4日,“冰墩墩”手办上线15分钟,5000个一扫而光。
不仅仅是线上,线下的冬奥会特许商品零售店中的吉祥物与周边也卖疯了。
“前几天冰墩墩跟雪容融在线上就卖断货了”。王冰如告诉新消费日报,松花湖雪场冬奥特许商品零售店的冰墩墩与雪容融都被一扫而光。
不光是冬奥周边受热捧,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运动员入场环节堪比时装周T台,甚至当晚不少网友开启了边看直播边买运动员同款模式。
新消费日报从天猫内部人士获悉,从除夕到正月初四,天猫滑雪装备同比增长超180%,冰上运动品类同比增长超300%。
而在开幕式当晚,“冬奥开幕式中国队羽绒服”登上淘宝热搜,安踏天猫官方旗舰店的羽绒服、卫衣销量环比上周大幅提升,其中冬奥国旗款外套、谷爱凌同款卫衣等格外受消费者欢迎。
同时,不少人在小红书、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上感叹“看个冬奥会运动员入场仪式被疯狂种草羽绒服。”诸如加拿大、荷兰、法国、意大利、美国等国家的代表团入场服装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眼球。
不但如此,冬奥会还带火了相关概念股。
2月4日,受冬奥会利好影响,截至收盘,港股的体育用品指数板块大涨5.99%。板块内,截至收盘,李宁涨7.63%报每股80.10港元,安踏体育涨6.35%报每股123.90港元,特步国际涨4.02%报每股14.48港元,滔搏涨1.43%报每股7.10港元,疯狂体育则大涨25.81%。
冬奥会加持之下,冰雪经济离万亿赛道还有多远?
“北京冬奥会将从根本上改变中国滑雪产业”。在丁长峰看来,北京申办冬奥会成功后,中国将迎来滑雪度假产业的“黄金发展期”。
一个典型的现象是冰雪产业相关企业的快速增长。
根据天眼查的数据,2014年起滑雪相关企业(全部企业状态)开始快速增长,超65%的相关企业成立于近5年。其中,滑雪相关企业注册增速在2015年最高,超过32%,2019年滑雪相关企业注册量达到峰值,超1100家。以工商登记为准,2021年我国已新增近1,300家滑雪相关企业,同比增长40%。
另据天眼查不完全统计,2021年迄今,滑雪相关企业领域共计发生融资事件7起,金额超1亿元。
目前,以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场馆运营、装备制造、冰雪旅游为主要内容的冰雪产业体系初具规模。而融创、万科、万达等企业的经过不断投入与经营总结,发展思路与经营模式也有了新的变化。
以融创为例,近年来融创文旅冰雪的业务范围和产业布局往往是从全局考虑的,不断进行轻资产运营管理输出,整合优势资源。“冰雪+X”成了主要的发展模式。
融创的相关人员向新消费日报透露,在场地方面,已开业运营9家雪场(包括3家室外雪场)。同时,融创计划整体战略布局35家室内雪场,覆盖全国冰雪客源地。截至2022年1月,融创文旅在运营的室内滑雪场总面积已达42.2万平方米,运营项目年客流达249万人次。
依托全国布局的雪场资源,融创文旅的冰雪服务能力向冰雪旅游、冰雪教育和冰雪体育等重要的赛道、业态输出。培养相关人才的同时,围绕大众消费场景,又逐渐形成了滑雪学校、滑雪赛事、营地教育和会员俱乐部四大衍生业务体系。
与此同时,在北京冬奥会周期内,国内冰雪经济另一个利好是Z时代消费群体的崛起。
飞猪相关的工作人员向新消费日报透露,00后春节冰雪旅游预订量同比增长超80%,远超其他年龄段。同时,攀冰、冰壶、雪上极限运动等新型细分业态将受到更多年轻人关注。
不但近几年,年轻人的度假、玩乐方式与冰雪经济结合的更紧密,参与冰雪运动、消费的方式也与单纯追求户外运动的老一辈“玩家”不同。
“与欧洲双板滑雪作为绝对主流截然不同,在中国,单板滑雪却比双板滑雪更受欢迎”。迪卡侬中国冰雪运动发展总监杨仲骁透露,迪卡侬中国的单板雪具销售量,占到全球50%。在它看来,年轻人接触滑雪,都喜欢体验和学习单板,它帅气、潮流,是很酷的社交方式。滑雪对于他们来说,不仅仅是运动,而是生活方式的象征。
而这些消费习惯与消费趋势的变化,也反馈到了冰雪经济产业链端。
Vector昔日曾经是某国际滑雪运动品牌的代工厂,如今已经是成长于天猫等电商平台的原创滑雪服品牌。
Vector创始人刘雨珊告诉新消费日报,作为一个新品牌,之所以能够快速成长,就是通过从天猫等电商平台洞察到女性、亲子消费的潜力,接连开发了高颜值的护具、滑雪内衣等,大受消费者欢迎。据刘雨珊透露,今年双11首日,Vector销售额暴涨300%。
“在天猫等电商平台上,一店即可触达全国的潜在消费人群,商业效率大幅提升。滑雪这类小众运动破圈的过程中,天猫等电商平台扮演着关键的作用。”钟承湛告诉记者,该品牌在入驻天猫之后,凯乐石一直保持高速增长。
“滑雪在学习的初期是不贵的,但在滑雪水平精进、开始享受滑雪、上瘾之后,这就成为了一个高消费运动”。钟承湛认为,中国日渐火热的冰雪消费,正逐步造就国货新品牌弯道超车的机会,性价比较高的国产滑雪运动品牌有了出海与国际品牌掰手腕的机会。
根据新消费日报获取的数据,2月1日至今,淘宝上国产滑雪用品的出海销售额同比三位数增长。
其中,国产滑雪头盔同比增长174%,滑雪衣裤套装同比增长超200%。安踏、李宁等品牌的滑雪系列,出身于代工厂的原创滑雪服品牌Vector、N&N南恩等国内滑雪新品牌都很受欢迎。
“北京冬奥会之后,冰雪运动将会从‘圈内’走向‘圈外’,实现大众化”。杨仲骁对新消费日报表示,中国用户越来越多地选择滑雪、露营这些运动,它代表了国民经济水平提升和品质生活追求。
在杨仲骁看来,中国的滑雪环境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非常具有特色和代表性的。它拥有滑雪最冷的场地,也有最多的人造雪场。行业数据显示,全球近50%的人造雪场在中国,未来这个数字会上升到70%。
目前,业内普遍认为,北京冬奥周期是中国冰雪经济在基础设施、人才培养、消费刺激等方面难得的窗口期。而《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1)》显示,2015年至2020年,中国冰雪产业总规模从2700亿元增长到6000亿元。
“我们现在正经历冬奥红利,但一定要2022年后,把这样的模式和现象继续传递给下一代甚至再下一代”。杨仲骁认为,只有中国通过时间的沉淀形成中国独特的滑雪文化,冰雪经济才能真正意义上走向万亿级别的赛道。
(文章来源:财联社)
责任编辑:hnmd003
精彩推送
- “三亿人上冰雪” 冬奥会让冰雪经济走上万亿赛道
- 自购潮凶猛:31家公募出手 自购超18亿
- 俄方表示美国及盟友宣扬俄罗斯将“入侵”乌克兰是挑衅
- 公募深入部署ESG投资
- 欧菲光:目前公司在VR/AR领域与国内多个主流品牌客户开展了广泛合作
- 被问是否会“封城”?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不排除可能性
- 小猫小狗的生意好做吗?揭秘宠物经济的A面与B面
- 伟星新材:2021年对全系产品均进行不同程度提价 总体执行情况良好
- 中密控股:公司现在对产能扩张的态度更加积极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携手蚂蚁链首推原创IP数字藏品
- 银河证券:稳增长主线下 对机械设备行业的影响主要在五个方面
- 豪美新材:未来公司汽车轻量化业务的销售仍可保持较快的增速
- 48只基金获批170天后才发行 去库存压力下“压哨发球”
- 中国广电5G核心网河南省级节点开工
- 俄罗斯外交部:已经决定“优化” 在乌克兰的工作人员的数量
- 匈牙利央行呼吁全面禁止挖矿和加密货币交易
- 今年以来内地供港果蔬突破10万吨
- 净赚超千亿美元!石油巨头们翻身了!
- 今年以来内地供港果蔬超10万吨 占香港本地供应近九成
- 韩国将出台政策鼓励年轻人结婚生育 包括一次性发放200万韩元生育补贴
- 数字政通:今年有信心在无人驾驶相关的产品和技术上获得一些重要突破
- 10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松山湖全力冲刺“开门红”
- 啫喱App否认未经授权获取用户隐私信息
- 电影《狙击手》总票房破4亿
- 三个月涨幅超六成!铁矿石价格异动引关注 监管层密集发声稳定市场
- 宁夏新材料产业:力争“十四五”末实现产值2000亿元以上
- 通威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项目入选《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22年重大项目名单》
- 杭州启动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 推出153项改革事项
- 年底铁矿石产能 有望达3.7亿吨
- 中钢协谈铁矿石价格异动:依法强化市场监管 维护市场公平秩序
- 四部门首次提出节能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高耗能行业兼并重组步伐将加快
- 科技赋能 宁夏步入新材料产业发展历史最好时期
- 2月22日结婚登记预约爆棚 部分城市已无号源 这天有什么特殊含义?
- 资本市场演绎冬奥热度 冰雪产业乘“东风”
- 宝马对华晨宝马持股份额从50%增至75% 新合资合同延长至2040年
- 中国首个重组全人源抗狂犬病毒单克隆抗体投放市场
- 广东:港口吞吐忙 外贸出口旺
- 我国正形成四个氢能产业集聚区 仍需补齐短板明确路径
- 天津2022年GDP增长目标为5%以上
- 日本将对商务人员和留学生先行放宽入境限制
- 小米诉商标侵权案获赔3000万
- 比钢硬九倍、与口罩同源 这种新材料变成了高速列车头 | 工业硬科技
- 新能源车市场驱动元年:四大政策风向影响产业链
- 特斯拉Model 3售价调查:中国澳门最便宜 新加坡最贵
- 发展改革委等拟监管调研铁矿石市场
- 出国旅游等因私护照办理和换发恢复了?国家移民管理局:假的
- 《云南省“十四五”林草产业发展规划》出炉 构建以昆明为核心的森林康养产学研中心
- 年轻人的“逐金之路”花样多
- 春节不停工 跑出加速度
- 昆明今年将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4.8万人
- 超2500亿元支持春耕备耕 多家银行加快资金投放
- 去年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74898亿元
- 200亿元市场崛起!“剧本杀”真的是一门好生意吗?
- 产地和港口对动力煤执行限价
- 2022年我国剧本杀市场规模或突破200亿元
- 5G应用民航中国落地 中美监管态度迥异
- 美国至2月11日当周石油钻井总数516口 预期501口 前值497口
- 物企“换挡变速”:资本市场回归理性 行业并购热度提升
- 德国计划对危险农药实施出口禁令
- 暴利的影视剪辑产业链:抄袭成风 “最低月入5万 忘了上班什么感觉”
- 2021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2.2万亿元 同比增长12.6%
- 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录得八个月来最佳周度表现
- 北京数字经济发展提速 增加值占GDP比重超四成
- 17个高耗能行业将节能降碳改造升级 引导骨干企业开展兼并重组
-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1月销售各类挖掘机15607台 同比下降20.4%
- 毛基业:组织形态不变数字化转型只会是“空中楼阁”
- 杭州全面启动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 153项改革事项出炉
- 1月房地产贷款迎来“开门红”!
- 沉浸式剧本杀客单价达500元 剧本杀一桌难求
- 2022年我国剧本杀市场规模或突破200亿元 桌游门店快速扩张
- RCEP实施首月 黑龙江超1800万元出口货物享惠
- 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涨1.91% 报1977点
- 华晨宝马新合资合同正式生效 有效期延长至2040年
- 首个区块链数字藏品国际标准在ITU成功立项
- 国家邮政局:加快推进绿色邮政建设
-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26家挖掘机制造企业1月出口各类挖掘机7325台 同比增长105%
- 云南多家水泥企业上调各品种水泥价格50元/吨
- 特斯联:发挥三个优势、打造三大高地 助力沈阳经济高质量发展
- 基金预告 | 下周新基金发行数量预计43只,封闭式17只
- 特斯拉设计中心、丰田燃料电池研发中心等落户北京
- 美国不欢迎更便宜的抗癌药?中国药企鏖战5小时仅得一票 国产PD-1出海遭挫
- 人民银行发布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借贷业务管理办法
- 理想汽车1月成绩单较“理想” 未来发展仍需新动能「洞见虎年新势力」
- 国家药监局部署开展全国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工作
- 前有冬奥火炬“飞扬” 今有高速列车“湾区蓝” 中国石化碳纤维应用再获新突破
- 中汽协:2021年全国二手车交易量同比增长22.62%
- 以史为鉴!探寻医药板块是否已到该贪婪的时刻?
- 深度解读MSCI中国A50投资价值,共享穿越周期长期发展红利!
- [PP无纺布]春节归来PP无纺布的开工情况
- 发改委进一步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
- 去年全球硅片出货量与营收双创新高
- 春种正当时 北辰区春小麦开始播种
- 2025年北京新能源车保有量冲刺200万辆
- 柯尔柏收购西门子物流的邮件和包裹业务
- 聚焦港股科技巨头+医药龙头 港股科技ETF(513020)折价机会受关注
- 地产股汹涌上涨 预售金松绑传言是否过度解读?
- 累计开立个人钱包超千万个 海南数字人民币试点效果显著
- 泰禾、嘉凯城等涨停 地产股齐涨背后发生了什么?
- 国家医保局:集采后药品回款得到有力保证
- 人工成本直降30% 智能炒菜机库盒助90后店主周入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