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 正文

世界播报:上半年全国锂离子电池产量同比增长150% 专家表示警惕技术迭代下产能过剩

2022-08-04 20:46:19来源:证券日报网  

2022年上半年,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和下游旺盛需求带动下,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实现高速增长。8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公布,根据行业规范公告企业信息和行业协会测算,上半年全国锂离子电池产量超过280GWh,同比增长150%,全行业收入突破4800亿元。

“下游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持续放量,使整个锂离子电池产业高速发展,产业链相关企业积极扩充产能,同时资本也在加速向这个市场涌入。”中泰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冬伟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虽然持续的投资热已经使锂电池行业有所警觉,但对于未来预期的乐观冲淡了对产能过剩的担忧。

锂离子电池产业迎来量价齐升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今年新能源车产销量持续强势,这也导致上游电池级碳酸锂供不应求,带动正极材料价格继续快速上涨,同时终端厂家的涨价潮袭来,在油价上涨以及新能源车下乡活动和地方政府的新能源车补贴推出的促进下,市场对锂离子电池价格上涨的接受程度也在进一步上升。

惠州棕铧电池产业研究院院长吴信告诉本报记者,整个锂离子电池产业迎来了量价齐升的一年,从目前的发展势头来看,锂离子电池产业还会持续快速发展,同时基于人们的安全意识和产业链技术的成熟,对于稳定的电池制程、安全品管电池的要求在进一步提升,行业内企业会在产能扩张的同时,加大技术研发间的竞争。

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向《证券日报》记者分析,从动力电池发展趋势看,锂离子电池的技术水平和发展地位,是短时期内任何其他技术的动力电池都无法撼动的,这是其能量密度、性价比和一定的安全性的“综合优势”决定的。

祁海珅说:“虽然锂离子电池行业内部的同质化竞争已经越来越明显,但一线品牌产品会有明显溢价,且针对不同技术路线进行多点布局。在应用端,除了新能源汽车行业,储能行业也进入了成长期,对锂离子电池需求进一步扩大。”

工信部数据显示,上半年储能电池产量达到32GWh,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车量约110GWh.锂离子电池产品出口同比增长75%。

山西证券近期发布的研报也表示,锂离子电池仍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企业纷纷扩大产能。原材料方面,国内新能源车对成本更为敏感,磷酸铁锂的需求相对于三元前驱体更为旺盛,价格高位维持。目前正极材料、电池电芯价格有所上升,电池生产企业与三元正极企业毛利率有所好转,储能需求的不断增加,部分地区开始补贴汽车消费,看好后期锂电池产业链相关公司量价齐升。

部分细分行业面临产能过剩风险

虽然锂离子电池产业快速发展,但因为企业均在积极扩充产能,也带来市场对于产能消化的担忧,一些投资者不断通过投资者互动平台,向相关公司询问新增产能的消化情况。

工信部数据显示,锂离子电池一阶材料环节,上半年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产量分别达到73万吨,55万吨,56亿平方米、34万吨,同比增长均超过55%。二阶材料环节,上半年碳酸锂、氢氧化锂产量分别达15万吨、10.2万吨,分别同比增长34%、25%。电池级碳酸锂、电池级氢氧化锂(微粉级)价格高位震荡,上半年均价分别为44.5万元/吨、43.2万元/吨。

王冬伟表示,近些年锂离子电池产业积极扩充产能,但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产能过剩,是因为下游市场消化了新增产能,行业产能是否过剩,主要取决于市场供需关系,并且与市场的集中度有关。

王冬伟介绍,比如一阶材料中的正极材料竞争格局比较分散,毛利率普遍低于20%,产能已经面临过剩压力,而负极材料产业链相对集中,通过绑定大厂能够获得稳定盈利。电解液的行业门槛不高,但市场格局同样较为集中,隔膜属重资产行业,进入壁垒比较高,其中的龙头公司盈利能力更强。二阶材料方面,从烧结温度、放电容量、一致性、循环寿命等多方面对比情况看,氢氧化锂的行业前景都要明显优于碳酸锂,前者的产能扩张意愿更加强烈。

“动力电池供应紧张与产能过剩是并存的,部分细分行业在技术创新和产能扩张影响下已经面临过剩压力,需要关注的是技术、成本等关键指标的变化,以及有效产能的落地情况和产能利用率。”王冬伟认为,对投资者来说,要警惕的是一些项目盲目扩充产能,以及可能透支公司未来估值和成长性情况。

祁海珅也补充道,锂离子电池技术正在向“全固态锂电池”的产业升级,这已经成为行业努力奋斗的目标,其优越的性能有效解决了目前锂离子液态电解质引起的“电池安全、容量密度及快充”的多种技术瓶颈,其研发进展必将引发一场大的行业洗牌以及产业链重构。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同比增长

责任编辑:hnmd003

精彩推送